肛脓肿成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析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15930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浅析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利国利民,必须加强水利渠道和渠系施工建设管理,使渠道输送水更加高效、高质、安全。在进行水利渠道及渠系建设施工时,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该不断改进技术和工艺,增强责任感,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水利渠道及渠系施工管理水平,为我国的水利事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论文


【关键词】渠道施工 质量控制 加强措施


一、导言


农田的灌溉工作与我国农业的生产息息相关,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农田生产效益的高低,这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农田灌溉渠道的质量,不断的优化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方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二、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一)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根据已经规划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的设计图,并且在保证灌溉渠道灌排功能高效的基础上,将灌溉渠道工程的对农田的占用面积缩小到最小。对于灌溉渠道的路线也要合理的裁弯,尽量保证灌溉渠道路线的平顺。这些是进行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二)对渠道断面的设计


进行灌溉渠道设计之前,要对农田灌溉区域的状况进行实地考查,把农田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农田的灌溉面积等问题结合起来再进行设计。根据灌水渠道的流量值等因素确定灌溉渠道的尺寸和类型,设计出合理的渠道断面。


(三)进行农田灌溉渠道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时,应该把现有的灌溉设施考虑进来。可以利用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在保证灌溉渠道的质量安全和对农田的灌溉效率的基础上,将农田周边原有的沟、渠等灌溉设施纳入灌溉渠道的设计范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灌溉渠道的建设成本。另外在田间灌溉渠道的设计时,要注意到渠道水位线深度的设计,一般水位线的水深不能小于10。


三、加强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措施


(一)施工准备


(1)地基处理。放样工作是施工前首先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之一,放出渠道底脚线和渠口线,然后进行开挖。在防渗混凝土工程铺筑前必须先清理基底,确保渠基平整、干净、密实。对因雨水冲刷坍塌或开挖超深的断面,应清理基层后用土回填夯实或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混凝土填充。


(2)模板工程。在制作加工时模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模板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对于比较重要的结构部位,可适当的增加控制点,这样可以方便检查核实。模板拼装应该平整、不漏浆,并涂刷脱模剂,不得涂废柴油,并应经常保持足够的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倾覆,模板必须支撑在稳固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防止滑动。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监理检查合格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混凝土材料


(1)水的质量要求。拌制混凝土用的水不能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不得使用。


(2)水泥的质量控制。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存在不利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水泥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该按照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水泥储存期超过三个月或者受潮,应该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集料的质量控制。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细集料应该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沙,如果河砂不易得到,也可采用山砂或者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粗集料应该采用坚硬的卵石或者碎石,按照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集料的强度、抗冻、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级配和杂质含量应该符合设计文件以及相关规范要求。


(三)混凝土拌和


在拌制混凝土时,应该按照事先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各种衡器应该保持准确。对集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适当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集料的用水量。混凝土拌合完毕后,应该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合物应该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并在拌合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检测坍落度。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该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以及保水性。


(四)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准备作业。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面的处理,施工缝处理。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基础面处理。对于砂砾地基,应清理杂物,整平建基面,在浇10-20低标号混凝土作垫层,以防漏浆;对于土基应先铺碎石,盖上湿砂,压实后,再浇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施工缝指浇筑地间临时的水平和垂直结合缝,也是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采用人工或高压水枪等机械设备将老混凝土表面含游离石灰的水泥膜清除,并使表层石子半露,形成有利于层间结合的麻面。


(2)入仓铺料。在浇筑混凝土前,如果渠床干燥起土应首先洒水湿润,以避免浇筑好的混凝土板因水分过度流失表面出现细裂纹。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时,多采用按伸缩缝分块浇筑,渠底,渠坡一般都是采用跳仓浇筑。


(3)平仓与振捣。卸入仓内成堆混凝土料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得堆积,人工平仓,机械刮平。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的分布到砂浆较多处,不能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蜂窝在倾斜面上(倾斜的边坡)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依次向上。混凝土平仓后振捣,应该采用插入振捣器式与附着式振捣器配合进行振捣,,使该部位的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即表示已经振捣密实。


(4)收面。做好混凝土衬砌的收面工作,可以降低糙率,提高输水能力,增强防渗效果,延长使用年限。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石子外漏,无蜂窝麻面。


(5)拆模。混凝土浇筑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方能够拆除模版,拆模不得使结构棱角遭到破坏,拆完后的模板应马上进行清理、修整,并且应该储存良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