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这种病人往往进食困难、消瘦明显,十分痛苦。当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以往常采用常规大切口手术治疗,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慢。
现随着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在副院长张双林教授的带领下,在我市率先采用改良的经腹Heller(贲门肌层切开术)加Dor(胃底缝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手术,来治疗中重度的贲门失驰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病人术后3天即可开始进食,一周后治愈出院。
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在胸心血管外科治疗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此项技术的开展不仅有力推动了该院胸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对我市胸外科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病例分享:患者杜某,男,35岁,三门峡人,因“吞咽困难5年余”为主诉入院。并明确诊断为贲门失弛症,经Heller加Dor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术前食管钡餐X线造影提示: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
腔镜下切开食管、胃侧肌层和贲门环形肌
胃底缝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
专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