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185586.html厚德
精医
博爱
至善
一、肝脓肿定义及临床表现
肝脓肿一般指化脓性肝脓肿,肝实质内脓液聚集。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与链球菌,经血管、胆管直接蔓延,以及外伤感染,伴随疾病包括胆管结石与胆管炎、肠道憩室炎或阑尾炎、胃肠穿孔、心内膜炎、骨髓炎。肝脓肿可穿破膈肌导致肺脓肿。临床表现除感染症状外,还可见右上腹痛、恶心、呕吐、肝大及触痛,实验室检查血象及转氨酶升高。
二、CT诊断要点及表现
1.好发于右半肝。病变从数毫米至10cm,可单发或多发。右膈肌明显肿胀、增厚,边缘毛糙,肝顶及肝右叶后段见大片块状混杂密度灶,其边缘与正常肝实质分界模糊不清,病灶周边肝缘亦明显增厚、毛糙。
腹部CT平扫图
2.肝脓肿的CT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三类:①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伴环状强化,脓肿壁外围可有低密度环形“双靶征”或“双环征”,反映了脓肿形成期,外围低密度环为脓肿周围充血水肿带,此型为肝脓肿之典型表现。②多房或蜂窝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时病灶内房隔及细小脓肿壁均可有强化,可呈“簇状征”或“花瓣征”,反映了细菌性肝脓肿形成初期,或多个脓肿融合,或化脓性炎症破坏后的增生反应。③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低密度肿块,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延时扫描时部分病灶呈等密度,反映了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不完全液化残存肝组织的炎性反应。
3.肝脓肿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而病灶周围片状或楔形一过性强化,反映了脓肿周围肝组织炎症充血,局部灌注增多,此征为肝脓肿在动脉期的重要征象。
肝脏CT增强动脉期
4.门脉期表现簇状征、蜂窝征或花瓣状征有相似的病理基础,见于肝脓肿形成初期,病变肝组织充血水肿伴不完全坏死,低密度区的边缘及房隔明显强化。边缘强化征系脓肿壁肉芽组织有丰富的新生血管所致。
肝脏CT增强门静脉期
5.病灶缩小征反映了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不完全液化残存肝组织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增强后病灶较平扫缩小,甚或不能明显显示。
肝实质平衡期
6.延时期强化表现系肝脓肿炎性肉芽组织内造影剂缓慢向外渗透而廓清较慢所致。
延时扫描期
7.约20%病例脓腔内可见气体影
肝脓肿的临床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可改善患者预后。
来源:CT室赵冰
编辑:宣传科
审核:*丽琴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