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瓜虫病
(1)症状。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鱼的体表、鳍、眼部及腮部等布满0.5-1.0毫米的小白点。患上白点病的鱼会因蜜痒而在底砂或缸底不断摩擦,有时在体表可见白色小囊肿。若腮部有大量寄生,则会增加黏液分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病原及感染原因。由一种叫小瓜虫的纤毛虫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突然的水温变化,鱼儿本身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感染此病。
(3)防治方法。
日点病其实并不难治,只要把水温升高至32以上,保持一周,然后向水族箱里适量地撒一些不加碘的粗盐就好了。严重的话,可以撒一些专门去除白点病的药。有一种日本产的上野*粉就是治了罗汉鱼白点病的特效药物。
2.轮虫病
(1)症状。鱼体瘦弱、体色较深,在水族箱角落或硬物上摩擦身体。当病原体大量侵袭罗汉鱼鳃部时,鳃组织被破坏,病鱼游到水体表面浮头呼吸。
(2)病原及感染原因。轮虫病的病原体是车轮虫,通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鱼体抵抗力减弱,罗汉鱼才感染此病。
(3)防治方法。
a.用2~4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病鱼20分钟左右,将浸泡后的病鱼移入干净的水体中。每天连续用此方法治疗,直到病情好转。
b.用2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和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混合,浸泡病鱼20分钟左右。
将漫泡后的病鱼移入干净的水体中。每隔3天进行一次治疗。
3.锚头鳋病
(1)症状。病鱼食欲不振,身体发,并且在水族箱里乱軍,继而逐渐消瘦。如锚头蟠寄生在病鱼身上,寄生部位充血而见红班;如寄生在病鱼口腔中,则口腔不能闭合,最终因无法摄食而死。
(2)病原及感染原因。锚头为半透明的针状虫体,一头刺入罗汉鱼肌肉组织开始寄生生活,尤其喜欢寄生在腹腔和各鳍根部。当鱼抵抗力下降或饲养者因操作不当而致鱼体表损伤时,易被锚头蟹侵袭。
(3)防治方法。
a.可用剪刀将虫体剪断,用紫药水涂抹伤口后用2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溶液(*粉)浸泡病鱼,以控制伤口不被细菌感染。
b.如果锚头踊大量寄生,可将病鱼捞出,用1%的高猛酸钾溶液涂抹虫体和伤口,然后用几土林固定药液,再将其放回水族箱中。原水族箱要加入2毫克/升的味喃西林浸泡。每日按此法涂药,直到猫头騷被药物软化死亡,然后再用摄子取出死亡虫体。
4.鱼鲍病
(1)症状。被鱼鲫寄生的罗汉鱼会在水族箱中快速游动,显得焦躁不安,企图摆脱虫体,同时身体分泌大量黏液甚至出现失去平衡或有跃出水面现象。被寄生的部位会发生感染或继发水霉病,最终鱼体因极度瘦弱而死亡。同时也会出现寄生虫咬坏鱼尾或上、下鳍主骨的现象。如果鱼範大量寄生在鳃上,则导致病鱼呼吸急促,直至息死亡。
(2)病原及感染原因。由鱼鲫引起,当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变化或操作不当造成体表损伤时,易感染此病。
(3)防治方法。
a.将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用0.5毫克/升的敌百虫溶液漫泡病鱼30分钟左右,每天1次,直至病情好转。原水族箱可用0.2%的粗盐溶液消*,每天1次。
b.将病鱼捞出,用1%的敌百虫溶液涂抹鱼鲫,约30秒钟后,将鱼放入原水族箱中。水族箱中可加入呋喃西林,浓度保持在2毫克/升。每日涂抹1次,直至鱼鲫死亡,自然脱落。
(二)霉菌性疾病
水霉病
(1)症状。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絮状菌丝,严重时罗汉鱼体表溃烂、鱼鳍破损或掉鳞,游动迟缓,食欲不振。
(2)病原及感染原因。由水霉菌和运输、争斗、碰撞等引起。寄生虫寄生鱼体后,更易受到水霉菌的侵袭而继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a.将罗汉鱼放入医疗水族箱中,用1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20分钟,每天1次,直到病猜好转。
b.将病鱼捞出,用0.1%~0.3%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或甲紫溶液涂抹伤口及水霉病发生处。
(三)细菌性疾病
1.肠炎
(1)症状。肠炎又称腹水,病鱼会排泄黏液狀粪便,偶尔粪便也会拖拽在肛门上呈现白色细条状。患有肠炎的罗汉鱼腹部肿胀,食欲下降或完全丧失,肛门周围充血红肿。
(2)病原及感染原因。病原为细菌或寄生虫。通常是喂食了带有细菌或变质的诅料或过量喂食引发此病。
(3)防治方法。
a.停食并将水温提高1-2℃,改善水体环境并内服维生素E(每1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量为0.3~0.6克,拌入恒料中长期服用)以增强鱼体抵抗力。
b.将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用4毫克/升的味喃唑酮(痢特灵)溶液浸泡病鱼20分钟,每天1次,直到病情好转。
c.可用大蒜防治(10-30克/千克鱼体重)。使用时将大蒜捣碎,然后和恒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粗盐,晾干后即可投喂,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6天。
d.严重时注射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一次量为10万~20万单位/千克鱼体重,每隔1天注射1次,直到病情好转。
2.肿嘴病
(1)症状。发病初期,罗汉鱼嘴唇上(也可在口腔内)会出现小米一样的颗粒。随着病情
迅速加重,鱼的嘴唇肿胀、突出、溃烂,导致不能张闭。3日内即可死亡。
(2)病原及感染原因。由纤维黏细菌引1起,具有传染性,常因水质不洁、恒料变质、外伤、水质变化明显等引起。
(3)防治方法。
a.首先要把病鱼隔离,放入医疗水族箱进行治疗。加入青零素钠或青零素钾,浸泡病鱼(青霉素用量为万~万单位/立方米),每天30分钟。连续用药3日后停用,受损的嘴部需要经过7-10天才能恢复。如果施药不及时,嘴已经完全凸出,则很难治愈,即使治愈,也会遗留嘴部畸形。
b.用1%浓度的孔坐石绿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病部位,用凡土林固定药液,然后将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医疗水族箱用5毫克/升的味喃西林或决唑酮溶液浸泡。每天浸泡1次,每次30分钟左右,直至病情好转。
3.烂身病
(1)症状。鱼头或鱼身上出现几粒芝麻大的小服或班,逐渐溃烂扩展迅速。
(2)病原及感染原因。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因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养殖密度过高、营养不良、溶氧量不足等引发本病。
(3)防治方法。
a.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使水体溶解氧维持在5毫克/升。
b.将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用3毫克/升的味喃西林和1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混合溶液浸泡,每天20分钟,连续数天,直至痊愈。但易留疤或小孔。
c.用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浸泡病鱼,用量为万-万单位/立方米,每天30分钟,直到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