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可以出院了,除了手术治疗居然还体验了这么多特色中医疗法,我现在感觉气色也好多啦”郑奶奶开心地与医务人员逐一道谢!
这医院肛肠科送别患者出院时的温馨场景,谁都想不到这位满心欢喜的老人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直肠癌患者。
郑奶奶近1个月以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5-6次/日)、伴有大便不尽感、大便带血、量少等症状,遂来到我院肛肠科就诊,怀疑直肠肿物待查收住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经胸腹部CT及无痛肠镜检查后,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肛肠科主任廖信芳带领团队对郑奶奶病情综合评估后,考虑到患者高龄,为其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除顺利实施微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外,还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并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整个围手术期。郑奶奶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第6天便神清气爽地开心出院了。
郑奶奶之所以这么快恢复,除了廖信芳团队微创手术技艺高超,还主要因为在围手术期加入了多种中医药传统疗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按摩等改善患者入院前大便黏腻、溏稀、排便不尽、里急后重等痰湿体质的症状,促进湿邪排出;并指导患者学习吐纳功,以提高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加速康复。
另外,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的整套干预措施,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
术前
1、通过宣教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情绪趋于平和,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负面情绪导致的不良应激反应降至最低。
2、鼓励患者多摄入鸡蛋、鱼、瘦肉和乳制品等健康的高蛋白食物,优化营养结构。
3、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及特点,拟定实施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案,术前给予充分机械性肠道准备及禁食水等措施。
术中
1、术中保温:手术过程中提高手术室室温,加盖棉被,通过术中温盐水冲洗腹腔等方式防止术中低体温,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术中失血,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并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
2、补液方案:限制术中液体输入量,减轻心肺负担、减少肺水肿、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
1、术后镇痛:运用*帝内针、耳穴埋豆等中医疗法,可明显减轻术口疼痛,并促进术区的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
耳穴埋豆2、早期活动: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术后卧床时间过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所以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加上艾灸曲池、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能补气血,促进肠道蠕动及肛门排气。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于术后第2天开始下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快,避免了肺炎及血栓的形成,利于术后康复,大大缩短住院周期。
3、早期进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遵循少量多餐,逐渐增量的原则。中医以“消食健脾、行气和胃”为法,予保和丸加减,并施行温通罐、火龙罐调畅气机,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同时予穴位贴敷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火龙罐4、中药外敷:术后使用我院院内制剂“伤科*水”外敷腹部伤口,具有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等作用,预防伤口感染,且加快伤口愈合。
5、早期拔管:因麻醉、疼痛、心理等因素会导致患者术后尿潴留,早期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利于早期下床活动。
廖信芳表示,此患者的成功案例凸显了我院肛肠科的救治水平和精心服务,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积极推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加快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同时他还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伴有基础疾病人群一旦患病,病情往往较重,容易引发感染,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建议老年人每年至少1次体检,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作者:郭高正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