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脓肿成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肝脓肿能用中医治疗
TUhjnbcbe - 2021/2/8 4:04:00
10月16日-18日,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主办的第二届“钱塘国际肿瘤大会”在杭州召开,同期举办了内地-香港前沿学科发展论坛:恶性肿瘤多学科协同诊治。“举办此次大会,医院整体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和肿瘤多学科诊治的进一步发展。”医院*委书记洪朝阳教授介绍道,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病例复杂化,单靠一个学科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显得势单力薄,开展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MDT)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患者得到更合理、更专业、更规范的个性化诊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本次大会主席、医院院长葛明华教授介绍,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8名院士做主题演讲,并邀请到近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同行参会,共同围绕头颈肿瘤、乳腺肿瘤、胸部肿瘤、泌尿肿瘤、胃肠胰肿瘤、肝胆胰肿瘤、大肠癌、妇科肿瘤、肿瘤药学、肿瘤微环境、肿瘤护理等进行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展示了国际国内肿瘤诊治新进展,有力促进肿瘤多学科协同诊治。医院从去年成立以肿瘤内科、放疗科为基础,联合头颈外科、胃肠胰外科、肝胆胰外科、肛肠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妇科以及包括放射、病理、超声、PET中心等为支撑的“肿瘤中心”以来,近10个月时间已服务了位患者,组织了人的多学科讨论,有近0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女性患者扁桃体癌术后面部缺损大头颈外科联合整形外科给患者新生在内地-香港前沿学科发展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主委葛明华教授和头颈外科专家郑传铭分别向各位同行展示了腋窝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这一创新手术术式。头颈肿瘤专家谭卓和徐加杰分别介绍了气管缺损修补和颌面部缺损重建的最近进展,同与会专家一起交流分享了头颈部肿瘤诊治的热点问题、难点现状。

葛明华教授分享了一例在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下患者受益的成功案例:患者是一名60岁左右的女性,3个多月前咽部和脖子右侧莫名其妙出现疼痛,医院中药、抗炎治疗后无好转。医院活检病理提示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中分化。

患者右侧扁桃体恶性肿瘤,位置深,肿块大,术后缺损大,需游离皮瓣修复,吻合血管难度高,手术难度大。患者来到医院,经多学科会诊后认为,首先由肿瘤内科负责对患者进行化疗;接着在术前充分评估下,通过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设计导板,根据导板取适合大小的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由头颈外科实施手术;随后整形外科修正面部外形,进行整形美容切口缝合;术后再给予个性化头颈外科临床护理支持和抗炎、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第12天,患者转至放疗科做后续放射治疗。一个月后,顺利出院,目前康复良好。医院头颈外科是以甲状腺、口腔颌面、耳鼻咽喉肿瘤为主的集临床、科研、教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秉承以规范化、精准化外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综合放疗、化疗、影像、病理及基础研究等多学科团队的临床资源,为甲状腺、口腔颌面、耳鼻咽喉等头颈部肿瘤患者提供规范、科学、精准的综合诊治方案。科室开创出值得国内同行借鉴的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模式以及头颈部鳞癌多学科(MDT)诊治模式。对于早期癌症,开展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癌根治术,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既根治了肿瘤,又达到微创和美容效果。科室开展的“无充气腋窝/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处于国内领*水平,美容与疗效兼具,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并已在国内十余个省市推广开展。团队在成熟应用上下颌骨精确重建技术基础上,在国际上较早提出基于CAD/CAM及3D打印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精准重建理念并应用于实践。目前,科室常规开展甲状腺癌根治术、各类口腔癌根治术、口咽癌根治术、喉癌(保留喉功能)手术、下咽癌(颈段食管癌)根治术、各种颈淋巴结清扫术、经鼻内镜鼻腔鼻窦肿瘤、各种腮腺肿瘤切除(根治)术。重点开展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和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特别是甲状腺肿瘤的微创、美容手术及规范化治疗,复杂及难治性甲状腺肿瘤综合诊治,头颈部肿瘤的术后缺损修复,疑难和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外科及综合治疗,治疗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综合诊治水平紧随国际先进水平。医院院长葛明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同一病房两位患者同时查出胃部肿瘤+大肠肿瘤多学科讨论和微创手术为他们保驾护航

在分论坛腹部肿瘤-胃肠胰肿瘤论坛上,医院牟一平教授介绍了两位同时患上胃部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患者是如何在多学科联合诊治下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病例。68岁的蔡大伯和84岁的傅大伯,都因为胃镜检查发现了胃部肿瘤,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慕名找到医院胃肠胰外科牟一平教授。更“巧”的是,这两位躺在同一个病房里的病友,经过血液检查、CT和PET-CT等全面影像检查,除了胃部肿瘤外,大肠上也“不约而同”长了恶性肿瘤。一个肿瘤已经让病人和家属焦头烂额,两处肿瘤更是不知所措了。牟一平教授立即为病人组织了多学科讨论,除外科专家之外,还请来了超声、放化疗、麻醉、护理等医技科室专家,见招拆招,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肿瘤恶性程度和患病症状,两位病人先后接受了微创胃癌手术,在术后1周顺利恢复,出院休养。3个月后,两病友再次相约,接受微创手术解决肠子上的问题。有了第一次手术经验,加上3个月的随访,对病人情况“了如指掌”,第二次手术也十分顺利。牟一平教授说道,像两位大伯这样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消化道双原发肿瘤。全面的检查、多学科讨论,加上精湛的微创手术,是战胜双原发肿瘤的“利剑”。以微创为核心的多学科会诊(MDT)诊治新模式,对胃肠胰肿瘤患者,不仅
TUhjnbcbe - 2021/2/8 4:05:00

肝脓肿还能中医治疗?

分享一例治疗病例

肝脓肿

一、什么是肝脓肿?

肝脓肿是指由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临床上起病较急,主要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肝脓肿分为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与真菌性肝脓肿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真菌性肝脓肿最少见。临床治疗以抗生素、外科引流、外科切除为主。

二、中医对肝脓肿的认识

肝脓肿类似于中医病名“胁痛”、“*疸”、“肝痈”。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颇佳。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说,肝脓肿也有虚实寒热之分,对于实热证、湿热证的肝脓肿以仙方活命饮、清肝饮等方剂治疗。若五脏本虚,复感外邪或因过劳而导致此病,则不适合清热疏通之法,会使正气更虚,邪气更甚,疾病加剧,需要用温补之法。

但是,有许多人认为肝脓肿是体内有炎症,炎症等同于中医所说的“热*”、“湿热”,所以多用清热解*之法,实则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所以在治疗该病时需细细辨证,分清虚实。

三、中医治疗肝脓肿验案一例

患者王某,男,50岁。

现病史:患者自十岁起发现胆囊结石,时常腹痛,期间行取石手术多次,于12年前切除胆囊,去年曾因肝内胆管堵塞发炎住院消炎治疗。此次因发热半月余,最高40.1℃,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求治。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8.06*10^9/L,中性细胞比例:87.1%,淋巴细胞比率:11.7%,超敏C反应蛋白:.81mg/L。谷草转氨酶:25IU/L。直接胆红素:11.3umol/L,总胆红素:18umol/L。CT示肝尾状叶肿大,见实质性团块,肝外胆管巨大结石伴扩张及肝外胆管炎。西医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抗生素治疗一周,效果欠佳,曾引流排脓,但未引出脓液,已禁食五天。

刻诊:高热39.2℃,精神不振,呃逆不止,影响睡眠,面色无华萎*,动则气短,畏寒,尿频,大便稀,查其舌象,舌质淡苔白腻,脉细。

治疗:患者平时工作繁忙,发病前不慎淋雨。此证属过劳引动宿疾,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加之外邪侵袭,致瘀*损络之肝痈,治宜补中益气,退热消痈。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生*芪30g,*参30g,炒白术15g,炙甘草6g,柴胡12g,升麻12g,当归15g,陈皮9g,炮附子6g,干姜9g,丁香6g,柿蒂6g。2贴,浓煎,嘱食清淡流质。7月31日二诊,上药后体温明显下降,37.8℃,呃逆已止,效不更方,予前方去丁香、柿蒂,加生薏苡仁30g,败酱草30g,炒苍白术各10g,炒神曲15g。7贴。有助于排出脓液,健脾胃,祛湿浊。三诊时,发热已退,精神转振,二便调,守法续方,以资疗效。

分析:

《*帝内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意为以味甘性温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虚血亏导致的内伤发热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案中患者因过劳受寒引发旧疾,且未及时就诊以致气血津液耗伤,正气不足,不能鼓邪外出,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与禁食,使得脾胃阳气虚耗,病邪更甚,后期更是出现气虚呃逆的症状。动则气短,畏寒,尿频等均为气虚,卫外不固之佐证。患者虽受外邪引动宿疾,但以体虚为本,不能承受大量清热解*之药物,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姜附益气温阳退热,丁香、柿蒂止呃。药后热度渐退,再加薏苡仁、败酱草等健脾排脓,标本同治,以达邪退正复之效。

宸小花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脓肿能用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