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也称结直肠癌,据年《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报告,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第五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本期导读
结直肠癌“青睐”哪些人?结直肠癌是如何发展的?结直肠癌有哪些“早期”信号?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结直肠癌“青睐”哪些人?
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复杂,虽然疾病起因尚未明确,但大肠癌具有明显的家族和遗传易感性,除了遗传因素与其他不可控因素,大肠癌的发生与这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专家们概括为:三高两少。
三高,即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两少,即摄入的膳食纤维少,运动少。
另外,肥胖、II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长期抑郁和悲伤情绪等将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直接肠癌是如何发展的?
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主要为腺瘤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约80%-90%的结直肠癌由腺瘤发展而来。
早期异型增生息肉和腺瘤是可完全治愈的,从腺瘤到肠癌,需要5-15年左右,即便是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期生存率也达90%以上。而我国85%的结直肠癌发现时已属于晚期,5年期生存率治愈率仅14%。可见,如果可以尽早发现并正确治疗,结直肠癌并不可怕。
结直肠癌有哪些信号?
准确意义上的结直肠癌早期,基本没有任何症状,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本人,都难以察觉。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要引起重视:01排便习惯的改变
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02粪便突然变细
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03伴有少量出血
我们常说“十人九痔”,结直肠癌当痔疮的情况十分常见。
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则就要高度重视,不能当成痔疮自行处理。
一般痔疮表现为滴血,而且是便后出血;而直肠肿瘤出血则是大便表面有血迹;两者出血量也大有不同,痔疮几乎每次排便困难时都可能产生,而直肠癌出血量不多,不一定每次都有。
此外,一般痔疮很少有全身症状,只要是局部症状,除非形成感染肛周脓肿。
而肠癌患者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并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结直肠癌如何预防?
饮食:
避免“三高两少”的饮食,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高热、高油的食物,摄入足够的蔬果,增加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在厕所久坐玩手机、看书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培养运动习惯,控制体重保持在合理区间等。
筛查:
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却是突然发现的。
从腺瘤到肠癌,需要5-15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筛查,避免或者极大地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如果您发现自己曾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表现,都建议进行筛查:
肠癌家族史
有吸烟喝酒的习惯
患有慢性肠道疾病
长期吃红肉、烧烤等食物
肥胖
久坐不动
经常拉肚子或便血
我们可以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方法,为自己的肠胃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筛查,做好健康管理;必要时进行科学的调整、干预。
新世纪医疗特别推出了
「无痛胃肠镜检测套餐」,
原价元的检查套餐,
新客户立减元!
??戳下方小程序领取优惠券!
除了新客的优惠*策,
熊猫会员立减元!
老会员介绍新会员,
同样可以享受立减元的超值福利!
欢迎添加小助理
/END/
喜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