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是中医妇科产后三大证之一。本证是指产妇大便秘结不通,或虽有便意,而大便困难的一种病证。其主要症状以大便秘结难下,而且发生在产后。本病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产后血虚,汗出过多,津血两虚,肠道失于濡养,故大便困难。
鉴于产后血虚,多汗,津液耗损,津液不足的特点,非实热之证,妄不可用寒苦攻下,治宜养血润燥,以润下为法。
1、
产后大便困难。
活田螺5~7个,麝香0.3克。
将田螺去壳,取肉加麝香共捣,制成小饼1个。
取药饼贴于患者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2次,连贴3~4天为1疗程。
从略。
2、
产后大便困难。
葱白5根,生姜1片,淡豆豉21粒,食盐适量。
将上药混合捣如泥状,制成园形小药饼。
取药饼烘热,乘热贴于患者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2次。
妊娠淋证,是指妇女妊娠期出现小便失常的一种疾病。本病常发生于妊娠数月,孕妇小便淋漓疼痛,艰涩不畅。中医称为“子淋”。
本病的发生多见于膀胱湿热,以致气化不利,发生淋症。其次是脾肾两虚,脾虚气陷,运化失职,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液,湿热蕴于下焦,而影响膀胱气化不行而发本病。
1、
妊娠小便淋痛,淋沥不利,尿道涩痛,尿*,脉濡滑。
生四季葱12根,食盐12克。
将食盐和葱白共捣至膏状。
取药膏摊在胶布中间,贴于患者脐上,每天换药1次,连续贴至小便畅通为止。
本方为民间流传验方,久经临床使用,疗效确切。
从略。
2、
妊娠小便淋沥,尿时涩痛,尿色*赤,舌苔腻*,脉濡滑。
活田螺1~2个(连壳),滑石粉12克。
将上药共捣如泥,加温开水适量调成糊状。
取药膏30克,涂敷于患者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4~5次。
妊娠小便不通,中医称为癃闭。
本症的发生,多见于妇女妊娠后期(约7~8个月),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孕妇小便不畅,少腹胀满或疼痛,心烦难眠。中医认为,本病由于妊娠后期肾阴不足,肾阳虚衰,而不能温化膀胱,化气行水,导致三焦不通,形成小便不利。此外湿热内蕴下注膀胱,从而引起小便不通。本证除见小便不通外,伴见有颜面,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胸腹闷胀等症状。
1、
妊娠小便通,寒热均可治之。
甘遂15克,甘草10克。
将甘遂研为细末备用,甘草煎汤待服。
取甘遂末15克,以水调成膏状,敷于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继之将甘草煎汁服下。此药敷后片刻,小便即如泉涌,诚为救急之良方。
甘草与甘遂药性相反,甘遂只供外用,不可内服。并且两药不能混在一起,否则引起*副作用。
2、
妊娠小便不通,心烦内热,少腹胀急。
葱白15根(连须),田螺5个(去壳),食盐15克。
将三味药共捣如膏备用。
取药膏贴于患者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12小时换药1次,通常敷药1~2次小便即可畅通。
从略。
3、
妊娠小便不通,心烦不安,气短紧促面足浮肿,头晕、四肢欠温。
食盐30克,艾绒适量。
取食盐30克捣碎,将艾戎丸成*豆大小艾炷21壮。
孕妇仰卧,将食盐填入脐中,高出皮肤少许,取艾炷置食雁上点燃灸之,连灸21壮,如小便仍不通,继续灸之小便畅下为止。
年度会员招募:秘方验方临床干货分享,另赠送本五六十年代秘方验方书籍
正和堂国华药业中药饮片批发,诚邀合作,服务中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老中医家传绝招秘方集结,临床应用已十余年疗效可靠,真有百治百效方
王氏骨科祖传秘方,外科验方,极品收藏
4个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秘方
肛周脓肿(肛痈)效验良方6首
民间2个中药治足癣秘方,快速治愈足癣
林如高骨伤验方集
中医药物贴脐疗法秘方(二十六)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
老石更中医男科:
七首治病绝招秘方,老百姓的灵丹妙药!
早泄秘验方,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建议收藏
中医名家冷方南、姚道昌治疗阳痿经验建议收藏
六味中药,治腰脚痛久不好,是金方
神奇消炎古方“五味消*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