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9日讯(通讯员舒丽)肛肠位于人体消化道的末端,是人体重要的“出口”部位,但是这个部位也常常容易发生疾病,比如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的痔疮,就是发病率很高的肛肠疾病之一。肛肠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息息相关,如饮食过于辛辣刺激、久坐久站久蹲、熬夜、作息不规律等,就很容易导致肛肠健康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肛肠是否健康呢?下面医院医师张淑红一起来了解下。
张淑红指出,肛肠疾病种类很多,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很难判断自己的具体病症。但可通过以下一些问题进行自检,看肛肠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1、肛门有无肿物、异物感
健康的肛门一般无肿物和异物感,如肛门有肿物或者异物感,则有可能是痔疮、肛管炎或肛乳头肥大等肛肠疾病所致。
2、肛门是否疼痛
肛门疼痛是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都可能导致肛门疼痛的出现。
3、肛门是否有潮湿、瘙痒感
如肛门经常潮湿、瘙痒,也是肛肠不健康的表现之一,一般常见于肛周湿疹、肛窦炎、肛乳头炎等一些肛肠疾病。
4、大便的形态是否正常
寻常人的大便一般是呈圆柱形、性质较软,排便时顺畅。如果大便过硬,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小于3次,排便费时费力、排便不尽或需要其他方法辅助排便,可能是出现了便秘的症状。
如果大便稀软,甚至不成形,每天排便3次以上,那么很可能是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5、大便颜色是否正常
大便颜色一般是*色的,部分人因为饮食或服用药物的原因可导致大便颜色发生改变。但排除食物和药物因素的影响后,如果大便颜色发黑或大便带血,则表现肛肠健康出现了问题,需引起重视。
6、是否经常放屁
放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放屁过多、过臭,则可能是因一些肠道炎症或者胃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7、排便习惯有没有改变
每个人的排便习惯虽不一样,但一般都有规律,一般为一天1-2次,一两天1次。
如果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如原来很粗的大便变细了、排便频率发生变化、大便有血等等,并且症状持续存在,则可能是肛肠疾病发出的信号,需要引起警惕。
医院提醒,肛肠是人体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通过以上问题,可对自己的肛肠健康进行简单的自测,如发现其中一项或几项有异常,应及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如无法改善,应及时就医,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肛肠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